服務熱線
86-21-54488867 / 4008202557
T/ZZB 0429-2018 山茶油
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山茶油的術語和定義、基本要求、質量要求、檢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標簽、包裝、運輸、儲存和質量承諾等要求。
本標準適用于以有機認證的油茶籽為原料,經壓榨、精煉后制成的成品山茶油。
術語和定義
GB/T 11765 界定的以及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。
山茶油 oil-tea camellia seed oil
山茶油,又稱油茶籽油。以油茶(Camellia oleiferaA.)及其相應近緣種的籽實或仁為原料制取的油脂。
成品山茶油 finished product oil-teacamellia seed oil
經加工處理的供人食用的油品。
基本要求
原料
原料選用經有機認證的油茶籽。
油茶籽果實采收和運輸應降低果實的物理損傷,油茶籽以自然曬干或者低溫烘干的方式進行干燥處理。
茶籽應貯藏于溫濕度可調控的設施中。油茶籽應潔凈、干燥、無霉爛蟲蛀,無異味,并可追溯。
過程控制
加工工藝應采用壓榨工藝,壓榨工藝包括去雜、調質、脫殼、壓榨、過濾等環節。加工過程嚴格控制溫度和水分。入榨水分控制在6%~8%。
精煉包括脫膠脫酸、脫色、脫臭、冬化、過濾等環節,全過程采用自動化控制系統。
脫膠脫酸過程采用全自動離心設備進行皂腳分離和水洗分離。脫膠溫度控制在75°C±5°C。
脫色過程采用真空連續脫色工藝,溫度控制在105°C±5°C,時間30min~40min,脫色后油品過濾至清亮透明。
脫臭過程采用連續填料式脫臭系統或者連續板式脫臭系統,溫度控制在230°C~250°C,時間90min~120min。
冬化過程采用電腦溫控式的梯次降溫工藝,油溫冷卻至0°C~5°C,結晶36h以上。
采用充氮保鮮存儲,全自動恒溫充氮灌裝。
生產衛生規范
生產加工過程衛生應符合 GB 8955 和 GB 14881 的規定。
檢驗檢測能力
應具備產品特征指標、質量指標全項目檢測能力。
追溯體系
企業應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。對物料來源、加工過程和產品去向、數量等信息應準確記錄,確保記錄真實、可靠、所有環節可有效追溯。
產品認證
成品山茶油應通過有機產品認證。
質量要求
特征指標
成品山茶油特征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。
質量指標
成品山茶油質量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定。
食品安全指標
成品山茶油食品安全指標應符合表3的規定。
除上述標示指標外,其他食品安全指標應符合 GB 2716、GB 2760 及國家有關的標準、規定。真菌毒素應符合 GB 2761 的規定。污染物應符合 GB 2762 的規定。農藥殘留應符合 GB 2763 及相關規定。
凈含量
應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75號(2005)《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》的規定。
檢驗方法
折光指數檢驗
按 GB/T 5527 執行。
GB/T 5527-2010 動植物油脂 折光指數的測定
酸價檢驗
按 GB 5009.229 執行。
GB 5009.229-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酸價的測定
碘值檢驗
按 GB/T 5532 執行。
GB/T 5532-2008 動植物油脂 碘值的測定
過氧化值檢驗
按 GB 5009.227 執行。
GB 5009.227-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過氧化值的測定
京都電子KEM 全自動折光指數測定儀 RA-600
京都電子KEM 電位滴定法自動滴定儀 AT-71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