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86-21-54488867 / 4008202557
DB11/T 396-2016 地理標志產品 平谷大桃
范圍
本標準規定了地理標志產品平谷大桃的產地范圍、品種、地域環境特點、栽培技術、質量要求、理化指標、衛生指標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標志、包裝、運輸、貯存。
本標準適用于地理標志產品平谷大桃。
術語和定義
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。
平谷大桃 peaches of Pinggu
本標準"產地范圍"規定的產地范圍內生產的"品種"規定的品種,按本標準進行生產并符合本標準要求的桃。
果面缺陷 surface blemish of fruit
人為或自然因素對果實表皮造成的損傷。
產地范圍
平谷大桃的產地范圍限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》批準的范圍。即為平谷區現轄行政區域內的平谷鎮、金海湖鎮、峪口鎮、馬昌營鎮、馬坊鎮、東高村鎮、夏各莊鎮、山東莊鎮、王辛莊鎮、南獨樂河鎮、鎮羅營鎮、大華山鎮、劉家店鎮、大興莊鎮、黃松峪鄉、熊耳寨鄉。見附錄A。
品種
平谷大桃的品種限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》批準的品種。即為大久保、慶豐(北京26號)、京艷(北京24號)、燕紅(綠化9號)、八月脆(北京33號)、艷豐1號、陸王仙、華玉、大紅桃、二十一世紀。
地域環境特點
地理環境
本區域地處北京市東北部,燕山西麓、華北大平原北緣,三面環山。地形分為中低山區,崗臺階地區和泃、洳河洪積沖積平原,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海拔11m~1188m。平谷大桃適合的海拔范圍600m左右。
氣候環境
氣溫
年平均氣溫為11.5°C,5月~8月平均氣溫在20°C以上。最熱7月份平均日溫26.1°C,最冷1月份平均日溫-5.5°C。最高溫度40.2°C,低溫度-26°C,按80%的保證率計算,大于0°C的積溫4470°C,大于10°C的積溫4121°C~4945°C,年平均無霜期191d,最長205d,最短160d。晝夜溫差大,雨熱同季。
光照
全年日照為2729.4h,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62%。太陽輻射量559.24 kJ/m2。5月份日照時數最多,為287.3h,6月份為268.9h。
降水
年平均降水量639.5mm。降水季節分配不均,冬季降水僅9.6mm,占全年降水量的1.5%,一般年份從10月到翌年5月干旱缺雨,夏季最多,年平均為479.1mm,占全年降水量的74.9%。
蒸發量
年平均蒸發量1762.3mm,以5月份最高。蒸發量遠遠大于降水量是本區氣候條件的主要特點。
水資源
水資源豐富,地表水年徑流量多年平均值為3.10億m3 (包括入境地表水1.11億m3)。地下水補給量多年平均值為2.97億m3,地下水可開采量為每年2.2億m3。
土壤
沙壤土和輕壤土。pH值6.0~8.0,含鹽量(以NaCl計)≤0.14%,有機質含量≥0.8%。
栽培技術
應符合附錄B的要求。
質量要求
等級
等級分為特級、一級、二級、三級。
等級要求按單果重計,應符合表1的規定。
一般要求
果實充分發育,新鮮清潔,無異常風味,不帶不正常的外來水分,具有適宜市場或貯存要求的成熟度。
成熟度可按以下分級:
——七成熟:底色綠,果實發育良好,果面基本平展,縫合線附近有少量坑洼,果面絨毛較厚;
——八成熟:底色綠,果實充分發育,果面基本無坑洼,中晚熟品種在縫合線附近有少量坑洼痕跡,果面絨毛較厚;
——九成熟:綠色大部褪盡,不同品種呈現該品種應有底色,白色、乳白色、橙黃色、陰面局部可有淡綠色,絨毛少,果肉具有彈性,芳香,有色品種大部分著色;表現品種風味特性;
——十成熟:果面絨毛易脫落,無殘留綠色,溶質品種柔軟多汁,皮易破裂;軟溶質桃稍壓即流汁破裂;硬溶質稍少破裂,但易壓傷。
果面缺陷
果面缺陷應符合表2的規定。
感官特征
感官特征應符合表3的規定。
理化指標
理化指標應符合表4的規定。
衛生指標
應符合 GB 2762 和 GB 2763 及其他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。
試驗方法
理化指標
可溶性固形物的測定
按 NY/T 2637 規定的方法執行。
NY/T 2637-2014 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 折射儀法
總酸的測定
按 GB/T 12456 規定的方法執行。
GB 12456-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酸的測定
京都電子KEM 臺式數顯折光儀 RA-600
京都電子KEM 手持式數顯糖度計 BX-1
京都電子KEM 自動電位滴定儀 AT-710B